“哎。你再找亲朋好友筹借一下吧,我也和院办沟通一下。”我也只能这么说了。
老袁和老郑的 “冥顽不灵”让老乌火冒三丈。他特意挑两人赌得“兴高采烈”的时候,冲过去一脚踹翻摊子,当着一众病人的面,把烟踩得稀巴烂,指着两人骂道:“当老子跟你们开玩笑呢?!滚回病房去,一个都别想再下来!”
后来,他又因手头资金周转不过来,三番两次地缠着我借钱,说给我一分的利息,每月打过来。我只好陆续又给了他几万。
村子里来了一个歌舞团演出,大弟毛遂自荐说自己会唱歌,经人家考核同意,带着母亲给他置备的崭新缎被、棉衣,跟着歌舞团到外地演出去了。得知消息后,我心怀希望:他若能在这方面闯出一点名堂,哪怕参加喇叭班,能在红白喜事上给人演出,也是一条出路。
11点,我刚输入完金明明的住院病历,主任叫我到她的办公室。一个肤色黝黑、头发花白、看上去有60岁的老头坐在了金明明丈夫的身边。老人还没有说话,眼角早已泛起了泪花,不停地用手擦着眼睛。
病人要举报,病房里是不能隐瞒的。眼睛张把所有的事说了出来,院长听了后,交办医务部,吩咐严格处理。
过了一阵,他们的西红柿上市,然而市场同类菜品能压塌了街。弟媳天天冒着暑热去菜场卖菜,两毛钱一斤也卖不掉几个。她愁容满面对我说:“这真难卖。”我无可奈何:“说的你们又不听,现在知道难卖了?”
“我不缺钱。”老郑的儿子说,“我家里也住不下,他只能待这里。”
村子里来了一个歌舞团演出,大弟毛遂自荐说自己会唱歌,经人家考核同意,带着母亲给他置备的崭新缎被、棉衣,跟着歌舞团到外地演出去了。得知消息后,我心怀希望:他若能在这方面闯出一点名堂,哪怕参加喇叭班,能在红白喜事上给人演出,也是一条出路。
也难怪,农户们私下损他:“傻x一个!种菜能赚钱,我们自己不会种还会租给你?神经病!”
倘若两人都是“她在国企,我在银行”这样,也不会被吐槽得这么厉害了,大多的情况是要么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要么就是对方不是体制内的工作嫌弃他/她不稳定。
有了孙子后,老郑的住院生活似乎有了盼头,病房的护士医生都说,老郑的表现越来越好,说不定哪天真能顺利出院。
我慌忙过来帮着保管员数签,数来数去,真是少一个。保管员提醒我们再往旁边找一找。大弟东找找西看看,又蹲下四处瞅,最后俯趴在地上,从磅秤下面掏出来一个竹签,微笑着交给保管员:“哦,原来是蹦到这磅称底下了。”
为了曾春花,我找院办沟通了好几次。以至于后来,我在开院周会时,经常被别的科室的护士长开玩笑,说我们科是“全能科室”,不光治疗病人,还救助家属,管他们吃喝拉撒。
谁料大弟知道这个消息后,非要取而代之:“我早就想到城里找事干,不想在家养猪了。”
他的笑容慢慢凝固,眼睛出神,自言自语喃喃道:“是啊,上回不是说他害了病吗,豆豆那么壮实,现在肯定好了吧。”
“那你们找另外一个去啊!”老郑的儿子手一挥,站起来,“这又是我们家属的问题?”
“咱们庄稼人没那么多讲究,就爱吃个咸菜。”老人不好意思地笑着,露出了干瘪的牙床和几颗稀疏发黄的牙齿。
“腹腔又出血了,昨晚和普外科主任一起做的手术,十二指肠穿孔了,把肠子截下一段。她还是持续地肾衰竭,继而各个脏器也出现了衰竭的症状,抢救了一个晚上。”
“她父亲还有哥哥,都在广州打工,正在往家赶。我和她母亲聊了几句,说医药费没凑够,怕耽搁闺女的病。”
我见老袁跟老郑,悄悄走到大院角落的花坛坐下,“老烟鬼”们假装散步,三三两两地,慢慢挪到他们身边围住——这是又要“吞云吐雾”。他们都直愣愣盯着老袁手里皱巴巴的烟盒,丝毫没有注意到我。
医务部的典主任与老乌算老相识,但碍于院长的吩咐,也只能秉公处理。他私下里找到老乌,说:“乌哥,单位里有些事,不说出来什么没有,说出来,就真是个事了。”
一开始,正如他所猜测的一样,监考老师只是简单地核对了一下赵磊的证件,就放他进了考场。明骏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因此那3个多小时做得格外平顺。
那时仓库记录包数的方法还很原始——“发签”。每到卸货时,保管员就把一些竹签交给货主,每卸一包,货主递一只竹签给卸货的人,卸货人接过来把签交给保管员,或者丢到保管员身边。最后,数竹签的数量,来计算总包数。
我瞅了一眼奶粉罐上的价格,真算是我参加工作以来见到过最便宜的了。
“我尽量帮你考高,但说实话,我其实也没考过gre。万一结果不满意可别骂我啊。”明骏提醒说。
“下不为例!主任,一定下不为例!”听到主任的声音,老乌“嗖”地窜起来,把烟哆哆嗦嗦戳灭,晃着身子不住地道歉。老乌年纪不小,态度又如此“到位”,主任一口气被怼在了半路,擎着手指隔空狠狠点了点,一脸不忿地转身出去了。
那时,我们医院还只有一个妇产科;两年后,医院急速扩张,盖起了十几层高的门诊楼,我们妇产科被重新划分为妇科和产科;2006年,我们产科又分成了两个科;2010年后,分成四个科。
“4根,全赌了!”小文从胸前的口袋里扣出几根皱巴巴的烟,扔在棋盘上,“来把大的!”
比家庭条件吐槽得更多的,分别是出现了28605次的“工作”、19434次的“户口”和13124次的“脾气性格”。
眼看到了最后一局,老袁就剩3张牌,他嘴缝快咧到后脑勺,举起两张“王”就要往下砸。
“那不然呢?”老乌叼着烟,“我不是铁石心肠,一根两毛,又不是给不起,哈!”
去年国庆节后,老郑最终还是被儿子领了回去。之后他过得怎么样,我也无从得知。
--- 乐购超市官方网站论坛声明: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