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孩,一个11岁,一个7岁,流产过一次,这是第4次怀孕。”
但不论男性女性,相亲总归是奔着结婚去的,脱单这事不分男女,没有人想相亲50次、甚至100次都还找不到结婚对象。
不断地受伤,不断地重来,不堪忍受的妻子已与他分居了半年多,但舒满胜却不是很在意:“我们老夫老妻没什么生理需求,只是她想我留在身边。”
如果分析豆瓣“相亲后的吐槽”的小组上发帖人大多都来自哪里,结果发现这些人的地理分布广泛,但大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中,北上广集中了小组中最多的用户,其次是成都、杭州等新一线城市,这也和豆瓣app的用户分布特点相吻合。
在上学的时候,舒满胜没有什么朋友,因为眼睛有些外斜视,别人跟他讲话时,总觉得他一直在瞄着别的地方,后来干脆给他取了外号叫“瞎子”。
几年后,舒满胜“转运”了。武汉通往黄石的高速公路动工,其中一个出口从他们家的地皮上经过。很快,一个加油站盖了起来,至今都要付租金给他们家。
大弟不以为意,总想着能跳出农门。过了两年,倒是真来了个机会。
第二天,大弟带着母亲从乡下来了我家,母亲说:“看他们两口子这次干劲怪大的,你就借给他,让他先干起来。要是不干了,那花出去的钱,不就白费了吗?”
我不信他的话,他就是不知物力艰难,图自己轻快而已——就像高中毕业时,母亲磨破了嘴皮子,说家里经济困难,置办东西不容易,让他把宿舍里用的被子、胶鞋带回来,他死也不肯去。
舒满胜就像等着大哥的这句话一样,拿出手机,播放了两年前的谈话录音,生了气:“兄弟之间,还要录音,之前你骗了我,我准备跳河自杀,我以为你改好了。你说话像放屁,算不算人,你给不给?不给也要给!”
自杀前,三哥曾来找过舒满胜,想要借500块钱,可一听说借钱的原因是“离婚”后,舒满胜当时就拒绝了:“宁拆一座庙,不破一桩婚,肯定不能借啊。”
从丈夫与妻子文化程度的交互分析的结果来看,女性本科生的丈夫大多是本科及研究生,而男性本科生的妻子大多是中专、大专和本科生,学历坡度明显。[5]
两个月后,大弟听说有一家人靠着自己泡豆芽这个小生意,在城郊建起了一座两层小楼——他心动了,说干就干。备好泡豆芽用的大缸以及所需要的设备后,大弟就让母亲趁农闲来帮他们。因为没有经验,起先买的豆子不符合要求,泡出来的豆芽粗大,不好卖,损失了不少;泡豆芽需要每天换水多次,天气热时如果换水不及时,豆芽就要“烧缸”,弟弟懒惰,经常偷懒,几缸豆芽都烂了。
再加上通勤距离长以及工作繁忙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多等,都市青年的社交圈限制是普遍现象。这时,通过相亲来解决婚恋的现实问题既直接又省时省力。[3]
还有一些人,因为自身的年龄问题,即使遇到不是很满意的相亲对象,还是会犹豫是不是要将就一下。甚至有人发帖吐槽称还没见面的相亲对象就问了一句年龄,就以大龄为由拒绝见面。
正如电动跑车特斯拉只是美国“钢铁侠”马斯克的火星计划的一部分一样,舒满胜造飞碟这个在家人、邻居视为不务正业、“脑子有毛病”、“有钱烧不过”的举动,也只不过是他梦想中“超级学校”的最初一步。
随着城市人口异质性的增长,城市匿名性导致在城市生活中人们很难再形成熟人社会的那种交往关系。[2]
他领着我“参观”那些出租房,走到了公寓走廊最里面,无所顾忌地打开了其中一间虚掩的门,里面坐卧着4个大学生模样的男孩,其中1个不耐烦地看着我们。房间里面装修平淡无奇,摆着两张床,惨白色的床单、被罩,典型的高校附近的廉价旅馆。
“大家,都先放下手中的活。听我说啊,现在咱们科转来一个重病号,大家都打起精神来。刘姐、小赵你们白班时,注意多观察曾春花的情况。输液、护理、抽血等基本技术也要由你们俩操作,不要让刚来的小孩们去干;张静、李元、王芳你们3个值夜班时,更要多向曾春花的2病室跑跑,都精神、麻利着点儿。主任刚才可说了,曾春花病情凶险,咱们护理上可不能出一点差错,一定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操作,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容不得半点马虎。”我还是不放心,又叮嘱她们说,“大家都散了吧,活不少。”
在金明明住院后,她的亲戚七大姑八大姨、表姐表妹全来了,每天都会有二三十口人来医院探望她,每一个人都是人还没有进病房,就先在病房门口抹眼泪,等脸上的泪水干了再进去。毕竟,金明明太年轻了,可能在引产过程中人就会没有了,现在看一眼少一眼了。虽然医院有规定不允许这么多人来探视,也害怕这么多人来看会引起金明明的情绪波动,但是主任和我们护士都没去阻拦。
大弟交售的红薯干质量还不错,验质、开票、取款都还顺利。只是有时酒厂资金不到位,须等上几天,才能拿到钱。
“你看看,这是一个房,这一边也是房……”这是他最早买下并改成公寓的房,“很好租,带厕所的最便宜也要一个月1200块,共用卫生间的,也要600块。这个房子有98平米,当时买了两套。”
饲料厂这样大量收购也就一两个月,满仓后,便通知停止收购。大弟那次赚了1000多元,相当于我一年的工资。所以,当他听说城里的一家酒厂收购红薯干,便赶紧催我给他联系熟人,他想如法炮制。我只好找到酒厂干会计的同学帮忙引荐,人家很快就同意了。
没有钱你给我借去,你总比我有办法——这话我太熟悉了。我歪着头大喊:“你明知自己没本钱,不让你干你非要干,凭什么没钱就管我要?”
舒满胜上过新闻:第一次是在2011年,当时有人在微博上爆料,“武汉一超牛农民自制飞碟试飞”,并附了一段7分33秒的视频,然后就成了报纸上的豆腐块;第二次是2018年,新闻标题是,“男子15万元造‘飞碟’试飞涉嫌违法”——他做了一个飞碟形状的飞行器,发布了一条试飞视频:在夜色中,蓝绿光芒的碟状物,升到空中七八米,过了1分多钟后,它缓缓回到地上。这个“飞碟”的造型吸引了很多网友,自称为“外星人”的舒满胜也很喜欢这种神秘感和噱头。
“是的,我想管床护士都告诉你了,病人欠到一定数额的费用,必须及时缴费,才能保证医生及时下医嘱,病人得到很好的治疗……”
那时仓库记录包数的方法还很原始——“发签”。每到卸货时,保管员就把一些竹签交给货主,每卸一包,货主递一只竹签给卸货的人,卸货人接过来把签交给保管员,或者丢到保管员身边。最后,数竹签的数量,来计算总包数。
答应大弟后,我再三告诫他要保质、保量:“一项出了差错,别说赚钱了,亏都够你亏的。咱们可没钱。”
谁料大弟知道这个消息后,非要取而代之:“我早就想到城里找事干,不想在家养猪了。”
今年年初,舒满胜给最后几套房过完户,觉得可以开始去完成他“这30年一直计划的事情”了,也是他近10年来不断做飞机吸引公众注意力的初衷——初中学历的他,一直自称发明了一种“完美教学模式”,用这种模式将小孩从几岁时开始培养,以后可以轻松考进名牌大学。
为了曾春花,我找院办沟通了好几次。以至于后来,我在开院周会时,经常被别的科室的护士长开玩笑,说我们科是“全能科室”,不光治疗病人,还救助家属,管他们吃喝拉撒。
在我采访完他的半年后,舒满胜还是没有离开武汉。在这个大学附近的大舒村,没有人愿意听他讲什么教育理念,除了在网上认识的民间飞行爱好者,当地人也不理解他为什么成天面对着废铁、零件,以及嘴里那些夸张的言辞。时间过得太久了,在他们眼里,舒满胜也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年人。
--- 证券之星论坛声明: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