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给“人间-非虚构”写作平台,可致信:thelivings@vip.163.com,稿件一经刊用,将根据文章质量,提供千字500元-1000元的稿酬。
曾春花的小女儿因为母亲的营养不良,比一般的婴儿更瘦弱些,只有5斤多点。奶奶用奶瓶喂了她之后,这个孩子大部分时间也总是安静地睡着。她的父亲也会在曾春花偶尔清醒时,抱着她走到病床前,让她享受一会儿母爱。
一晃到了2008年,有一次,大弟给我打来电话,听声音似乎他心情不错:“咱妈一辈子受苦,手里从来没有过钱,我打算给咱妈专门存一个存折,每月往里面存一定的钱,回去后给她,也让她高兴高兴。”
这很奇怪,从全国范围来看,明明15岁及以上的未婚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4],但在城市中大龄高知女性在择偶市场却处于不利的地位。
同样,这并不是真的在问我问题,他立刻就继续说道:“‘完美教学模式’就相当于,我做了一个机器,把金银一些材料丢进去,然后让一个文盲按按钮,你告诉他,铁多少斤、塑料多少斤、铜多少斤,然后一辆新的奔驰就出来了。”
几十秒后,人们看着这架离地五六米的飞机快速地坠落,人和飞机都跌到了地上。后来舒满胜解释说,他自己慌了,收了油门。
主任听完她丈夫的描述,深深地叹了口气:“如果你们正常做产检,也许就提前知道存在这些瘢痕妊娠、孕期高血压等这些问题了,积极干预和预防,也不致于让她病成这个样子!”说到这儿,曾春花的丈夫便低头不语。主任接着说,曾春花现在的营养状况非常差,重度贫血,而且凶险性前置胎盘容易大出血。术后出血过多,使她的情况很不容乐观,各种脏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今年年初,舒满胜给最后几套房过完户,觉得可以开始去完成他“这30年一直计划的事情”了,也是他近10年来不断做飞机吸引公众注意力的初衷——初中学历的他,一直自称发明了一种“完美教学模式”,用这种模式将小孩从几岁时开始培养,以后可以轻松考进名牌大学。
不少网友在微博吐槽,iphone 11亲测发烫严重。有网友表示,发热位置主要集中在
“两个女孩,一个11岁,一个7岁,流产过一次,这是第4次怀孕。”
随着城市人口异质性的增长,城市匿名性导致在城市生活中人们很难再形成熟人社会的那种交往关系。[2]
9月初,农户们又来要下一年的地租,大弟争辩说:“交了一年的钱还没干半年,怎么又要下年的钱?”对方说:“必须提前给,不给不行!”
窗外起风了,从科里的窗户往下看,医院四周种植的海棠花上周还开得正繁盛,现在也七零八落地凋谢了,花瓣纷纷扬扬,随风飘舞,不知道飘向哪儿去了。
玉米是饲料加工的主要原料,厂里时常要收购,我便答道:“是啊,你问这个干什么?”
初春的天气,病房里虽有暖气,但还有些凉意,她却光着一双脚,也没穿袜子。我走过去,把棉被盖到她的脚上。
公司保卫科的人叫我通知大弟按时交罚款,否则就让派出所去抓他。他没有钱,我只好替他交了几百元的罚款,还落个猪八戒照镜子自找难看。我真是气得想摔头还找不着硬地。
没多久,弟媳让母亲在出租屋里操持两个小孩上学,自己也去大弟打工的地方了。大半年过去了,他们没给家里寄过一分钱。
“鸡场是我承包的,他从养殖厂里接的电,算在我的成本里。怎么能说是偷厂里的电呢?”我据理力争。
“他把送礼的钱算是借我的?”舒满胜提起这事就一肚子气。他还记得,当时钱是侄子跑着送来的——“我爸刚打牌赢的,说赶紧给你拿来”。
将近19岁的大弟拗不过母亲,便回家帮着干农活。过了一年多,母亲又托人给他说媳妇,东挪西借给他盖房子娶了亲。
“吃饭呢,大娘?”我看见老人在地上搁着一个搪瓷缸子,里面盛着一些酱紫色的咸菜和两个风干起皮的馒头。
我以为他会反思自己,吸取教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想到他还是认为自己没有错,都是别人没帮他到位造成的。
舒满胜就像等着大哥的这句话一样,拿出手机,播放了两年前的谈话录音,生了气:“兄弟之间,还要录音,之前你骗了我,我准备跳河自杀,我以为你改好了。你说话像放屁,算不算人,你给不给?不给也要给!”
答应大弟后,我再三告诫他要保质、保量:“一项出了差错,别说赚钱了,亏都够你亏的。咱们可没钱。”
此外,还有容貌身材、育儿、学历等问题也经常被提及。然而,就算通过了以上所有的考验和相亲对象在一起了,也难免会因为生活上的琐碎产生不和而再次登上吐槽榜。
)不抽。他就在漏包上做文章,在收购点时不把漏包装满,按实际重量结算,来到了饲料厂后则按包算。
一晃到了2008年,有一次,大弟给我打来电话,听声音似乎他心情不错:“咱妈一辈子受苦,手里从来没有过钱,我打算给咱妈专门存一个存折,每月往里面存一定的钱,回去后给她,也让她高兴高兴。”
那段时间,弟媳每天一早就到市场去卖豆芽,中途让大弟去市场送一次豆芽,以免卖完了续不上。可是,大多时大弟就是不愿去,弟媳只好收摊自己回家去挑,一来一回,耽误了不少生意。时间长了,两口子三天两头吵架。一置气,弟媳也不出摊卖菜,税收、市场管理费白交了不说,好好的豆芽也白白扔掉。
第一次留级那年,一次上劳动课,学生们要给树苗挖坑,舒满胜把坑挖得比其他人都宽,有个同学问他累不累,他说自己练过武,又开起玩笑:“你们看这么宽,杨老师睡下去是不是挺合适?她那么胖,我挖得刚好。”同学们不作声,瞄着他笑,舒满胜一回头发现,杨老师就在后面:“舒满胜,你又要留一级呗?”
这时,他发怒道:“你当初就不该上这个大学,就应该让我去上!”
我这才意识到,刚才进科里时觉得走廊里少了点什么,原来是曾春花的女儿和她的婆婆走了。回头看了看到那祖孙俩睡过的地上,已经被清洁工打扫得一干二净了,仿佛她们不曾在那儿住过一般。
--- 易车网官网网站声明: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